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7年第1期
编号:12979612
高原地区73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期
     从发病因素分析,中青年组以HP感染为主要病因,老年组以服用非甾体类药物为主要病因。以非甾体类药物为诱因的患者中,大部分患者以头昏、头痛、四肢关节酸痛为服药理由,且住院期间头颅CT、MRI、TCD及风湿因子等相关检查均排除器质性疾病,而此类疾病发病可能以高原地区低氧状态出现脑血管痉挛及四肢关节循环差有关。且老年人血管硬化,胃肠道黏膜血供减少,胃黏膜修复功能低下,且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从临床就诊症状而言,青年组以腹痛就诊多见,占青年组的51.74%,老年组以消化道出血为首诊就诊症状多见,可能与老年人胃黏膜退行性病变,胃末梢神经感觉比较差,对疼痛的应激性降低,早期诊治困难,以致进展到消化道出血才就诊。

    不同年龄组胃溃疡发生部位亦有明显统计学差异,青年组以胃窦溃疡多见,占青年组65.63%,老年组以胃体溃疡多见,占老年组47.91%,胃底溃疡占5.21%。其原因可能与GU多发生在幽门腺与胃底腺区移行区域近幽门腺一侧,且随着年龄增长,胃底腺萎缩,幽门腺上移,幽门腺区黏膜逐渐增加,黏膜屏障防御功能减弱,导致高位溃疡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7]。

    综上所述,高原地区由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及饮食结构导致本区域消化性溃疡有一定特异性,GU和DU发病率相当,青年患者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老年患者以高位溃疡多见,且老年患者PU多以消化道出血为首诊症状就诊。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及HP感染基础上服用非甾体类药物是老年组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本文从以上几方面总结及归纳高原地区PU特点,对特定地区PU的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34-445.

    [2] Greenwald D A.Aging,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and risk of acid-related disease[J].Am J Med,2004,6(117):245-251.

    [3]宗曄,普布仓决,仓决,等.高原地区农牧民消化性溃疡特征分析[J].胃肠病学,2014,19(6):363-364.

    [4]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2013年,深圳)[J].中华消化杂志,2014,34(2):73-76.

    [5]张彦博,汪源,刘学良,等.人与高原[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6:186-195.

    [6]王晨,文军宝,白冬梅.高原地区上消化道出血902例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8,36(6):946-947.

    [7]林三仁.消化内科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98-211.

    (收稿日期:2016-09-09), 百拇医药(太静萍)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