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7年第16期
编号:13047449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6期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其抢救中通过对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方案的充分利用,在对工作抢救流程、接诊流程及网络系统建设、交接工作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增加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对患者病情做出正确判断,在予以针对性救治,有助于提高急救质量[5-6]。不仅如此,全程优化护理方案强调进一步提高抢救工作的整体精准性及规范性,通过对接诊程序、抢救程序等进行优化,在创建专业信息网络体系的基础上,对转运交接程序进行优化,除了能提高有效率外,还可以使静脉给药环节、分诊评估环节、静脉采血环节及心电图检查环节等急救时间得到进一步控制[7-8]。此次行不同抢救护理方案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5.00%(21/28),观察组为96.43%(2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为71.43%(20/28),观察组为96.43%(2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给药环节、分诊评估环节、静脉采血环节及心电图检查环节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时,通过配合落实全程优化护理方案,不仅能提高抢救质量以及满意度,还可以优化静脉给药环节、分诊评估环节、静脉采血环节及心电图检查环节等,进一步缩短抢救时间,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学萍,魏素芳,沈莹,等.多科室联合护理查房优化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流程[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102-1104.

    [2]冯丽钦,陈东玲,展丽元,等.PiCCO在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精细容量管理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2):23-24.

    [3]赵力立,曹明英,姚朱華,等.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463-1465.

    [4]刘东艳,潘湦,任丽娟,等.个体化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3):406-408.

    [5]吴洁.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2):2492-2494.

    [6]王淑锦.生命力护理干预对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4):392-394.

    [7]张维,保春萍,杨丽霞,等.胸痛中心STEMI患者直接入导管室行pPCI治疗的护理对策研究[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6,22(4):477,502.

    [8]黄雷,刘迎午,李彤,等.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7):570-576., 百拇医药(赵琴美 黄英)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