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8年第1期
编号:13203765
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临床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3日-2016年3月21日收治的102例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两组,其中常规组单纯采取阿德福韦酯治疗,试验组采取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e抗原阴转率与转换率分别为41.18%、31.37%,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5.607 5、4.547 1,P<0.05);试验组与常规组治疗12、24周后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039 3、0.000 0,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对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采取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可使得转阴率与转换率明显提高,药物安全性较高,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实践推广。

    【关键词】 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治疗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0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1-0140-03

    近些年来,我国慢性乙肝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许多临床研究显示,在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上,采取阿德福进行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因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连续治疗1年后,e抗原转阴率与转换率并不十分理想[1-2]。所以说,本次研究对慢性乙肝患者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案进行治疗,探究其疗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3日-2016年3月21日收治的102例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常规诊断后疾病被确诊,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相关内容,均经过ETV治疗1年时间,肝功能处于正常情况,且HBV DNA阴性与HbeAg阳性。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两组,每组51例。常規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45~78岁,平均(63.62±3.20)岁;试验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46~79岁,平均(63.21±3.1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单纯给予阿德福韦酯(江苏正大天晴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0103)口服治疗,10 mg/次,1次/d。

    试验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20120934)口服,0.5 mg/次,1次/d,连续治疗24周时间,并在治疗完成后采取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患者乙肝五项定量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时间,对比两组的乙肝标志物,对比两组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转换率、ALT复常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转换率

    两组均经过为期24周的治疗后,试验组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转换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试验组与常规组治疗12、24周后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经过为期24周的临床治疗后均未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性均较高。

    3 讨论

    抗乙型肝炎(HBV)病毒的防治在目前全球范围内属于一类重大的难题,其具有复制诱导机体产生免疫病理反应,并使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病情反复发作,难以治愈,且病毒具有持续感染特征,使得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导致该类疾病反复发作[3-4]。因此,依据上述情况,临床上一致认为对乙肝患者采取抗病毒治疗是最根本的措施,为了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首先需要先将HBV清除并抑制,有利于帮助患者改善预后,对于HBeAg阳性患者来说,在停药过程中,应着重对HBeAg血清转换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对于出现HBeAg的血清转换患者来说,预后通常较为理想,且发生血清转换的时间越早则代表患者预后就越佳[5]。

    对于慢性乙肝患者来说,阿德福韦酯属于一线治疗药物,具有较低的耐药性,价格较为经济,相比其他的核苷药物耐药性较佳,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6]。某些患者在采取该类药物进行治疗后,无法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病毒下降水平不是十分显著,因此,如何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疗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内容。

    恩替卡韦属于新一代的抗HBV药物,给予口服方式进行治疗,可在人体细胞内与磷酸激酶进行作用进而完成磷酸化,并形成三磷酸恩替卡韦(具有药物活性),其余病毒逆转录酶自然底物dGTP竞争性结合,可有效抑制逆转录酶活性,包括启动HBV-DNA多聚酶、形成前基因组mRNA逆转录负链、合成HNV-DNA正链,并有效抑制DNA至mRNA转录、负链DNA至正链DNA复制过程,进而使得DNA链完成延伸与冰敷复制过程[7-8]。另外,对于浓度较低的恩替卡韦同样可对HBV复制进行有效抑制,且存在较低的细胞毒性,药物安全性较高,本次研究对试验组采取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未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现象,其具有较为优良的选择性治疗指数。对患者进行抗乙型肝炎治疗基础上,相比其他的常规治疗药物,在抑制病毒复制活性方面的作用最为强烈,其中该类药物年平均可降低倍数达到7次方左右,分别是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啶的50倍与100倍,其属于一类较为强效的HBV抑制药物,耐药屏障相对较高,但是e抗原转阴率与转换率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9-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转换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单纯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但是试验组整体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转换率并不高,较低的e抗原转换率将会使得核苷类似药物HBV治疗遇到瓶颈,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抗原起到良好的抗病毒作用。, 百拇医药(吴健)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