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8年第13期
编号:13303923
“五常法”在小儿康复病房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3期
     1.2 方法

    将“五常法”应用于病区护理管理中,具体内容包括:(1)常组织。将儿科中常用到的设备、药品进行登记,而且编号,固定放置在某一位置。在药品摆放方面,将药品按照名称首字母摆放整齐,可将使用频次高的水剂及药品放置在专门的柜子中[4]。此外,根据五常法的相关内容对护士进行培训,并且制定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要求护士长需要进行定期考核,在检查及考核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且要求对应的护士纠正不足之处[5]。另外,赢取家属信任,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应耐心与患儿家属沟通交流,充分尊重患儿家属知情权,与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仔细为其讲解患儿病情变化情况、建议采取的治疗措施,指导患儿家属监测其生命体征,如观察面色、呼吸等,当患儿家属出现不配合、信任的情况时,应耐心劝慰家属,消除家属对于医院的不信任感,责任护士通过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说服家长,引导家属参与到护理过程中[6]。(2)常整顿。对儿科病区进行划分,划分区域包括无菌区、污染区、清洁区等,并且明确每位护士所管理的急救物品及药品,使其明确其职责,并且登记所摆放的位置,进而确保药品及仪器处于备用[7]。倘若药品过期或者仪器存在异常情况,则需要进行及时仪器保养维护,及时更换药品[8-9]。(3)常清洁。病区的干净清洁既有利于预防感染,又有利于为患者营养良好的治疗环境,提高其舒适度,进而利于改善预后效果。为此,需要对病区环境进行常清洁,明确相关人员的清洁范围,严格按照规定制度进行消毒,特别是手术室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