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387155
急性牙髓炎临床特征及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9期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特征及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进行多次根管治疗。总结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特征,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术后疼痛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急性牙髓炎的患牙多分布在磨牙(76.67%),疼痛性质主要为自发性锐痛(54.44%),疼痛持续时间为阵发性疼痛(78.89%),疼痛多发作在临睡前和夜间(60.00%),冷热刺激痛占(65.56%);病因分析发现细菌感染是主要因素,占80.00%,龋病(34.44%)最为多见;术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急性牙髓炎; 临床特征; 一次性根管治疗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9.0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9-00-03

    细菌侵入因各种原因遭受破坏的牙体硬组织进而感染牙髓造成牙髓炎,最常见的病因是龋病[1]。牙髓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牙髓炎可由牙髓充血或慢性牙髓炎急性发展而来,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特点是发病急、疼痛剧烈,一般的镇痛药物效果不明显,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成牙髓坏死[2]。目前公认治疗的有效方法是根管治疗,根管治疗分为传统的多次根管治疗和一次性根管治疗。多次根管治疗疗程较长,包括根管预备、消毒和填充三大步骤,需患者多次复诊;一次性根管治疗就是将根管预备、消毒和填充在一次治疗内完成,极大地缩短疗程,减少患者复诊次数[3]。为了比较上述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本文选择口腔科的9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别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根管治疗,并总结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特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90例进行研究,患牙共90颗。纳入标准:(1)符合文献[4]《牙体牙髓病学》中对于急性牙髓炎的诊断标准;(2)均进行口腔检查明确诊断;(3)所有患牙为首次接受根管治疗;(4)单牙病变;(5)无未发育完成的根尖。排除标准:(1)有牙周病、根尖周病及其他口腔疾病者;(2)有全身重度系统性疾病;(3)有精神、认知障碍者。(4)合并明显根尖病灶及瘘管者。按照自愿原则,将上述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进行多次根管治疗。研究组45例(45颗),男23例,女22例;年龄20~60岁,平均(35.68±1.58)岁;磨牙34颗,前磨牙9颗,前牙2颗;病程3~15 d,平均(5.74±2.53)d。对照组45例(45颗),男21例,女24例;年龄20~60岁,平均(37.54±1.63)岁;磨牙35颗,前磨牙8颗,前牙2颗;病程3~15 d,平均(5.84±2.43)d。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1)临床分析:首先研究急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然后从引起急性牙髓炎的因素(细菌感染、物理和化学因素)进行分析。(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术前均进行X线片、牙髓活力检测、探诊、叩诊等常规检查,确认患牙位置,了解患牙根尖与根管情况。①研究组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与消毒处理,拔出牙髓,使用0.9%氯化钠与3%过氧化氢溶液反复清洗其根管,牙髓去净,扩大根管,根管长度不能超过根尖孔,干燥根管确保无渗出液,根管在乙醇液中放置2 min,取出后进行干燥处理,使用Vitapex根管填充剂和牙胶进行填充处理,注意严密性。上述完成后进行X线检查,如果显示根充物严密合适,则为永久性填充。②对照组进行多次根管治疗。患者未麻或局麻,去净腐质,打开髓角,使用丁香油棉球止痛引流,次日复诊将三氧化二砷失活剂放于髓角处,氧化锌封药,48 h后取出失活剂,进行根管预备,将甲醛甲酚棉球放于根管口处,氧化锌封药,1周后复诊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棉球干燥无异味,即说明患者可以进行根管填充,填充方法与研究组一致。两组术后进行X线检查,注意填充是否过于充实或欠充,3 d后复诊,如果填充失败,则需要再次手术,并在1年后进行复诊。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为抗感染均口服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片,并对其中无法耐受疼痛的患者酌情给予止痛药。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疗效评定标准:术后1年回访,①成功:患者咬合、咀嚼功能正常,无自觉疼痛或肿胀,患牙叩击无疼痛感,X线片显示根充物严密合适,根尖无吸收,根尖周骨質正常;②有效:患者咀嚼功能基本正常,患牙咬硬物和叩击时有轻微不适,X线片显示根充物稍欠严密,根尖有吸收迹象;③失败:患牙出现疼痛或咬合痛,自感疼痛,患牙不能咀嚼,X线片显示根充物吸收,根尖吸收,根尖周骨质破坏,出现透射区[5]。(2)术后疼痛评定标准:1级,完全无痛;2级,轻微痛,不影响咬合、咀嚼;3级,中级痛,影响咬合;4级重度痛,无法咬合,出现肿胀,需进行相应处理[6]。(3)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ttp://www.100md.com(杜红明)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