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年第20期
编号:13417893
63例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显微手术经验总结(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0期
     笔者体会对于前交通动脉瘤,先牵拉颞叶,分离暴露后再牵拉额叶至完全暴露术野,减少对动脉瘤的扰动,避免未完全显露动脉瘤已经破裂出血。对于后交通动脉瘤,则先牵拉额叶,后再牵拉颞叶。先将颈内动脉近端分离清楚,动脉瘤多位于前床突、小脑幕缘、颞基底内侧三角区域。对于大脑中动脉瘤则尽量先暴露颈内动脉和M1段。前交通动脉局部解剖复杂,需先暴露双侧A1段,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暴露是关键,注意Heubner返动脉及穿支的保护[8]。

    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是手术失败及术后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9]。影像学上提示动脉瘤呈葫芦状,瘤体有子囊者尤需警惕。麻醉诱导时力求平稳,气管插管时麻醉适当加深。遇此情况应采取两个吸引器同时吸引,迅速清除积血,暴露术野,尽快找到出血点,小棉片吸堵破口可以减缓血流速度。若条件允许,可以直接上动脉瘤夹。若不允许,则临时阻断载瘤动脉近端,必要时远端也可阻断。尽快解剖出动脉瘤颈予以夹闭。期间术者需冷静,判断准确,操作快速,避免误伤血管及神经,同时快速补液、输血。术中可以控制性低血压,收缩压控制在90~100 mm Hg。也有人提出需慎重,控制性低血压可以减少出血,但会加重术后脑缺血性损害的程度[10]。破口大多位于瘤体顶端或体部,若瘤颈处破裂,夹闭时尤需轻柔、仔细,避免撕裂。本组共有15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均处理满意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