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1年第21期
编号:13186212
“同仁事件”的反思与建言(之二)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1期
     “同仁事件”后,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从事医疗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处理医患关系的相关人士及患者,请他们就此谈谈思考与建议。受访者除了对于当事人的同情以外,还从必要诊治、过度治疗与医疗风险的理解、医患沟通需要技巧、医患维权需要机制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双方当事人值得同情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学会会长金大鹏说,同仁医院事件就是一场医疗纠纷,最后转变成一场暴力事件、刑事案件。从另一个角度讲,患者其实也是受害者。一个书法家做出“白衣恶魔丧天良,血债血偿”的报复行动,那么这个书法家就毁了。从卫生部、北京市卫生局、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北京医学会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卫生部北京医院医患关系办公室魏亮瑜处长说,首先对行凶者要严惩,这是社会上共同的观点。在这个事情没有完全查清楚之前,谁都不能肯定在医疗的过程中医院没有一点瑕疵,可能也有沟通上的问题。这本来就是医患关系构建关系中双方付出努力,战胜疾病是医患双方的愿望,也需要双方的配合。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医院或多或少存在瑕疵,也不能成为患者做出暴力事件的理由,一个文明的社会,一个进步的社会,应该由一定的法律,一定的执行机关来解决,要有一定标准的。现在社会上也存在信息传播失真的问题,读者、观众有倾向性的误导,有负面的学习和效仿。所以我的观点是一定要严惩行凶者,而且要尽快,避免给社会造成一个不良的示范作用,负面的蔓延趋势。

    我另外一个观点,就是这个事件整个过程来看值得同情的是我们的徐文主任,是事件的受害者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