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3期
编号:13172488
肝纤维化实验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3期
     1.4 酶学检测

    1.4.1 单胺氧化酶 (monoaminoxidase,MAO) MAO主要来源于线粒体,是临床较早用于肝纤维化诊断的项目[11]。MAO活性增高与体内结缔组织增生密切相关。如果肝癌患者MAO增高,表明同时伴有肝硬化。参考范围比色法(醛偶氮笨酚法) 12~40μ/mL。

    1.4.2 脯氨酸羟化酶(prolyl hydroxylase,PH) PH能将胶原肽链上的脯氨酸羟化为羟脯氨酸,是胶原纤维合成酶,肝纤维化时胶原纤维合成亢进,此酶活性增加,可超过100μg/L。PH检测可用于肝病随访及预后判断,慢性肝炎、肝硬化PH进行性增加,提示肝细胞坏死和肝纤维化加重,治疗后若PH逐渐下降,提示治疗有效病情好转。参考范围 28~51μg/L。

    1.4.3 脯氨酸肽酶 (prolidase,PLD) PLD为富含于肝细胞中的二肽水解酶,急性肝炎、重症肝炎、慢活肝及肝硬化活动期该酶与ALT均显著升高,但静止期的慢性肝炎及肝硬化,ALT正常而PLD显著升高。因此,PLD是诊断急性肝损害与进展性肝纤维化的良好指标。参考范围 890~1 240 U/L。

    1.4.4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