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8期
编号:13166869
2012年广州市白云区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5日 曾雪葵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了解白云区法定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为制定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传染病疫情资料来源于白云区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处理使用中国CDC提供的“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和EXCEL表格。 结果 2012年白云区共发生乙类传染病16种10506例,年均发病率472.57/10万,比2011年下降4.92%;按发病系统分,发病最高的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73.85%),第二是呼吸道传染病(占22.68%);传染病发病居前3位的疾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246.99/10万)、肺结核(100.26/10万)、梅毒(78.27/10万);传染病总体发病男性高于女性;高发年龄组在20~40岁;职业分布主要在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农民三类人群。 结论 乙类传染病防治关键是要加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和管理工作,加大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等传染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重点人群的管理,预防和控制乙类传染病。

    [关键词] 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 R18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8-75-03

    乙类传染病是白云区近几年发病率居高不下的传染病,对辖区居民的健康影响很大。为了解2012年白云区乙类传染病发生水平、构成情况及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白云区2012年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传染病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白云区统计局。

    1.2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传染病归类按《传染病防治法》,其分类构成按常规分类统计,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艾滋病(HIV)、淋病、梅毒;肠道传染病:甲肝、戊肝、未分型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结核病、猩红热;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乙脑、吸虫病、布鲁氏菌病、登革热、疟疾、钩端螺旋体病;其他传染病:新生儿破伤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