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8期
编号:13167358
外伤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8期
     重点预防[4]:(1)颈内动脉损伤需早期发现,积极预防。对于严重颅底骨折的患者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2)对于脑室显著受压变形或脑中线有明显移位者,因尽快手术,避免瞳孔散大后再手术。(3)早期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感染,避免由于缺氧而至脑水肿加重,减少脑梗死的发生。(4)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状态,不限制液体入量,坚持“量出而入”的原则。(5)腰椎穿刺置管引流,进行脑脊液置换,加速蛛网膜下腔血液及代谢产物排出。

    3.2 重视外伤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并不具有特征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仍然是早期诊断的基础。观察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生命体征:血压升高、心率变慢、体温渐升、呼吸浅快;(2)意识变化:由清醒转为意识不清或意识不清程度加深;(3)瞳孔变化:由等大变为不等大或双侧散大,对光反射由灵敏变为迟钝或消失;(4)颅内压变化:由稳定逐渐增高;(5)肢体活动:一侧肢体活动减少、肌力下降,出现病理反射。手术患者术后有下列情况者,应考虑发生脑梗死的可能[6]:(1)术后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恢复未达预期效果甚至较术前加重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