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23期
编号:13146813
神经梅毒患者18例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日 刘约楠
第1页

    参见附件。

     3 讨论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入侵导致的全身感染性疾病,通常经性接触传播。梅毒螺旋体从初疮向全身播散后,可侵入中枢神经系统[5]。神经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直接侵犯脑组织所致。一般认为与梅毒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软脑膜混浊即所谓慢性软脑膜炎有关,以额叶最为严重,大脑皮层萎缩以额、颞叶及顶叶前部最为明显。近20年,梅毒死灰复燃,神经梅毒病例日益增多,表现形式也复杂多变,对临床医师发起挑战[6-7]。

    对于神经梅毒的诊断,目前尚无神经梅毒诊断金标准[8]。本文采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于2010年12月公布的最新的性传播疾病治疗指南诊断标准,其中CSF-VDRL试剂需临时配制,操作不便,且价格昂贵,目前国内已基本为RPR所代替。我院实验室未进行VDRL检测,故本文18例患者采用血清及脑脊液RPR、TPHA检查作为实验室诊断依据。根据本组全部病例有神经精神系统症状、体征,血清及脑脊液RPR、TPHA均阳性,再则其中16例患者不同程度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升高,均符合神经梅毒诊断依据。

    在神经梅毒治疗中,目前仍首先推荐足剂量、疗程青霉素治疗。对青霉素过敏者可头孢曲松和阿奇霉素治疗神经梅毒,也可选用多西环素或红霉素[9],其最佳剂量和疗程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组16例患者经大剂量青霉素、2例患者经头孢曲松钠治疗10~14d后,均有不同程度临床症状的改善。神经梅毒治疗后需半年至一年复查脑脊液直至完全正常。如果第6个月脑脊液细胞数、脑脊液蛋白仍高或RPR滴度未见明显下降或第2年脑脊液细胞数未完全正常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