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9期
编号:13123385
甲钴胺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日 余正 李海涛
第5页
第1页

    参见附件。

     1.7 数据分析

    本文应用Co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1 软件对血栓通治疗DNP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分类变量用频率表示。统计分析基于每个研究DNP患者数量和干预措施有效或显效例数的2×2表进行。通过Cochrane检验和希金斯I2统计[13-14]进行异质性检验。如果Q-检验P<0.10并且I2>50%,则认为研究间存在异质性。合并纳入的数据结果,计数资料使用计算合并的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值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如果不存在异质性,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10,15]合并效应量。反之,则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10,15]。同时对治疗时间(短疗程为≤20d、长疗程为>20d),血栓通的用量(低剂量为0.4g、2 结果

    2.1 筛选结果

    检索共得到文献53篇,排除重复文献12篇。通过阅读文章标题和摘要排除文献20篇。通过阅读全文,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严格筛选,最后共纳入7篇文献。文献的筛选过程,见图1。

    纳入的7篇文献[16-22]均来自中文期刊,共有519例DPN患者,实验组274例,对照组245例。纳入研究的文献特征见表1。

    纳入研究的样本量大小介于22~59例之间。

    各研究的治疗时间变化较大,从14~42d不等。各研究之间存在高度异质性。有4篇文献只采用主观症状作为临床指标,而在其他3篇文献中,将主观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都作为临床指标。虽然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甲钴胺的治疗剂量都为500μg/d,但血栓通的剂量却存在差异,范围从0.4~1.0g不等。所有纳入的文献[16-22]在试验中均没有出现退出随访或数据缺失的问题。运用Jadad量表和Cochrane风险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