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20期
编号:13123156
调整1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治疗方案的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0期
     3 病例分析与讨论

    3.1 用药方案调整策略

    临床药师随医师查房时认为,该异常反应可能与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有关。查阅药品说明书,“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泻、食欲缺乏、腹痛、腹胀等胃肠道症状,失眠、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与这名患者临床表现相符合,用药时间与出现不良反应时间成相关性,遂判定为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与指南[1-7],非甾体抗炎药(NSAID)可以增强氟喹诺酮类药物对γ-氨基丁酸(GABA)的抑制作用,从而增加对中枢的兴奋作用,可能诱发惊厥和癫痫发作。在17:00使用了吲哚美辛栓(消炎痛)纳肛降体温治疗之后,当日晚12:00和次日分别出现了与左氧氟沙星有关的中枢神经症状及消化道症状,考虑有可能是吲哚美辛栓增强了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

    患者为肾病综合征,合并上呼吸道与泌尿系统感染,肾病导致低蛋白血症,容易诱发感染,感染之后更难以控制。不良反应出现在抗菌药使用的第2天,此时更换抗菌药治疗方案不适宜,否则影响疗效,容易增强致病菌耐药性。临床药师对左氧氟沙星及吲哚美辛栓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药动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吲哚美辛栓平均半衰期为4.5h,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半衰期7.1h。临床药师考虑:若将这两个药物的使用时间错开12h,接近吲哚美辛栓3个半衰期,左氧氟沙星2个半衰期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