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22期
编号:13122756
超声造影对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5日 蒋泽波 常青 谢志刚 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对比常规超声及增强CT在提高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71例常规超声检出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根据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点,结合病史给出初步良恶性判断后,进一步超声造影检查,对病灶造影剂灌注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综合判断;所有患者均行增强CT检查,最后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根据常规超声检查特点,初步诊断:良性肿瘤21例(29.6%),恶性肿瘤50例(70.4%);经超声造影诊断:良性肿瘤24例,恶性肿瘤47例;增强CT诊断:良性肿瘤26例,恶性肿瘤45例;经病理检查,良性肿瘤25例,恶性肿瘤46例。超声造影检查肝脏良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性为93.61%,特异性为91.67%,准确度为92.96%,明显优于常规超声。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诊断肝脏的肿瘤及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超声造影;肝肿瘤;增强CT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2-93-03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良恶性的早期无创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常规超声虽可以诊断病灶的存在,但对肝脏肿瘤定性诊断的能力有限,临床上往往还需借助增强CT/MRI检查来决定治疗方式[1-2]。本研究应用超声造影检查71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探讨其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62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其中男47例,女15例,年龄29~71岁,平均(46.4±1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