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5年第15期
编号:12789230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上颌骨骨折诊断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5期
     1.2 检查方法

    30例患者首先进行常规CT扫描进行诊断,本次临床诊断中采用仪器为 荷兰PHILIPS Brilliancel6螺旋CT扫描仪,将诊断资料进行汇总。随后把所有患者扫描原始图片传至EBW工作站,利用软件将图片进行三维重建处理。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对仪器参数进行调节,将工作电压调节为120kV,电流调节到250mA,并且将扫描层厚设置为1mm,螺距调节到0.688,准直器设置的参数为16×0.75,扫描范围自眶上缘至上颌牙列。对患者扫描后立刻进行薄层重建,重建的间隔调节为0.75mm,最后将重建的图像传至EBW工作站处理,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从不同的视角对图像重建,调节窗位与窗宽,充分显示患者的骨折情况,根据患者的上颌骨骨折情况采用不同的切割方式与旋转方式显示患者的骨折部分,与断端左右、前后、上下的位移情况,随后进行图像汇总[1]。

    1.3 图像分析

    对所有病例的常规CT与三维CT骨折的显示情况进行读片分析,根据骨折的显示情况对图像进行评价。常规CT与三维CT图像显示结果分别与手术结果对照。

    1.4 统计学处理

    对20例上颌骨骨折患者的前后相关资料进行SPSS16.0软件分析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