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7年第13期
编号:13090737
借力精准医疗,眼科疑难病诊治闪亮“升级”(4)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3期
     自从有了OCTA这一利器后,有助于进一步加深青光眼研究。目前很多OCTA的研究文献着眼于开角型青光眼,而闭角型青光眼的文献较少。张顺华教授一直从事闭角型青光眼研究,开展了一组闭角型青光眼的观察。研究对象是单侧急性发作病史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检查时发作眼的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录入标准为患者仅一眼有急性发作的PACG。急性发作的PACG定义为:至少有两个发作症状+眼压升高+至少3个体征+有可重复的视野缺损。对照眼定义为无发作症状+无眼压升高证据+无房角周边前粘连(PAS)+无可重复的视野缺损。排除标准是各种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任意眼屈光间质混浊影响成像质量。最终有15例患者纳入分析。受累组比未受累组有明显的视野缺损,神经纤维层变薄,神经节细胞厚度明显降低。OCTA设备内嵌的程序可以显示4层视盘旁的组织血流。从视盘旁视网膜毛细血管(RPC)层面可以看到,未受累眼的大血管被毛细血管所包围,受累眼毛细血管明显缺失萎缩。

    对视网膜血流变化数据分析,3层血流信息叠加在一起,就可以看到未受累眼组和受累眼组内层视网膜血管影像是明显不同的。在每层结构上叠加的血流信号明显降低。未受累眼中血流密度(SD)可以達到87.2%,而受累眼的这一数值则降低至66.6%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