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7年第13期
编号:13090899
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和切开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对比(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3期
     [Key words] Incision and Seton selective suture;Incision and Seton;High complex anal fistula;Treatment effect

    肛瘘属于临床上常见的肛肠疾病,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青壮年男性。肛瘘作为肛肠科的主要疾病之一,表现出病情反复和自愈率低下的特点,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会反复发作导致直肠肛管周围出现脓肿,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而抗生素治疗对于阻止脓肿的形成、减少脓腔的扩大蔓延无法起到有效作用,因此只能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多数学者认为治疗原理是切开全部瘘管同时切除瘘管周围组织,但此方法会对患者造成过大损伤,导致愈合周期过长、术后瘢痕明显、肛门功能异常等一系列严重后果[2]。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治疗则更为复杂,当瘘管经过肛管括约肌上1/2,单纯性的瘘管切开会引起肛门失禁。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切开挂线疗法,其最常用最简便,但手术创伤大,且术后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率高,尤其会出现术后大量疤痕性增生愈合、括约肌功能受损、肛门畸形、肛门关闭不全等问题,且复发率高。因此在肛瘘的治疗中,如何选择肛瘘手术的方式从而确保肛门内外括约肌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减少疤痕组织引起的肛管缺损意义重大[3]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