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20年第1期
编号:13430594
避免伤肾的两大原则是“用好药”和“用好药”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期
     随着药物使用的不断增多,药源性肾脏损害呈现上升趋势。患者常会出现蛋白尿、水肿、腰痛等症状出现,严重者甚至导致不可逆的肾损伤和肾衰竭。如何预防、诊断和治疗出现药源性肾脏损害?日前,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肾脏疑难病会诊中心主任谢院生教授追古溯今,引用循证医学证据,从药源性肾损害的机制及诊治和预防进行了全面的概述。

    谢院生教授表示,药物毒性是有共性和偏性。《周礼·天官冢宰》: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东汉郑玄注:……毒药,药之辛苦者,药之物,恒多毒。《医学问答》:……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攻毒。药物毒性,即药物之偏性,是药物发挥效用的基础,治病利用。药物的“毒”性(偏性)来纠正机体阴阳的偏胜或偏衰。药理学家认为,几乎所有的药物都是毒物,只有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用法及用量准确,才能安全有效。

    他说,首先,药物毒性就是药物的个性。正如缺乏个性的好好先生大多是无用的,有个性的人才会做出大成绩,做出伟业;如果药物没有毒性,也就没有治疗作用。药物的偏性就是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和特性,所谓以毒攻毒。青蒿素的发现获得了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奖,有人预测下一次或许就是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获得诺贝尔奖,而三氧化二砷就是一个剧毒的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