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410
编号:13661119
十年后,你会是谁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日 《幸福家庭》 201410
     2013年底,“90后”复旦大学毕业生笪兴在上海创办了一个网站——“十年后”。这个网站得到了网络红人“奶茶妹妹”章泽天的青睐和推荐,仅仅几个月,已经拥有了上万用户。

    “十年后”是一个关于未来的匿名社交网络。在这里,你可以自由地分享关于未来与梦想的真实想法,并探索其他人的梦想。

    十年后,你会成为怎样的人

    笪兴对这个非常感兴趣。“也许,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认的残酷现实是,看着现在的自己,你基本上就知道10年后你会成为怎样的人,是不是会成功,会不会改变世界。现在年轻人浪费了太多时间关注琐碎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随时选择自己的人生:创造全新的事物。”

    他引用了罗曼·罗兰的一段话:“大半的人在20岁或30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拖腔走板。”笪兴要做的,就是建议年轻人“不要这样死去”,不浪费时间,定下计划,持续做正确的事,最后完成梦想。
, http://www.100md.com
    “没有人在肉体上和精神上会阻止你,一切只在于你自己。所以生活中的波折起伏也因此失去意义。要想看到更长远的方向和趋势,就必须依赖你的头脑。思考。不要害怕。”

    一个召唤:未来你想做什么

    若按照传统价值观来评判,笪兴是个成功者。从记事时起,他的成长经历就顺风顺水——在家是孝顺的乖乖少年;在学校是品学兼优的得意门生;高考顺理成章考入复旦大学金融专业。

    大一读了本书,启发了他的思考,“五年之后你想做什么?”当时的笪兴刚刚进入大学,脱离了朝九晚五的学习环境和约束,获得自由的他还不知道如何自我管理时间,他发现同学们也有这个困惑,也许想法很多——成为篮球明星、拍一部电影、创办自己的公司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借口——父母可能会反对、房价太高、生活不易等,都是嘴上说说,很少付诸实施。

    毕业后,笪兴的同学有的读了MBA、硕士,而笪兴因为在校的优异表现,进入了一家咨询管理公司工作,收入体面,生活稳定。然而,这个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吗?
, 百拇医药
    “大学时代就曾想过要创业,临近毕业时觉得做咨询也不错,常常觉得,大家都这样做,我也该这样做。可以先做咨询积累人脉,争取成为企业高管,积累更多的经验,再来创业。”

    在公司上班的一年半时间里,笪兴强烈感觉到,手机和电脑几乎占据了年轻人所有的时间。茶余饭后,大家把时间都花费在了社交平台上,每天晒晒吃喝玩乐,生活看似美好,却虚华空洞。关于未来,很少有人再去思考。

    创办“十年后”:连接梦想与现实

    年轻的笪兴想到了时下很火的互联创业,决定做一个基于梦想的社交网站,起名“十年后(10 years me)”。

    “十年后”是一个基于未来时间轴的社交网络。“从某种意义上说,10 years me 不是一个创业社区,也不是一个纯粹的互联网产品,而更像是一段‘思考剪辑’或者是一个公益项目。这样的社交内容和思考方式,不同于微信圈里的交流,会让人们的行为更加具有未来性,不是只限于当下和过去。”
, 百拇医药
    朋友们觉得这样的网站比较文艺清新,但没有太多的商业前景。一些做过互联网产品的朋友连连发问:“中国年轻人有没有这种在网上分享梦想的需求?即使有,又如何确保这些用户的持续性?”

    尽管质疑重重,笪兴还是得到了几名复旦校友的认同,几个志同道合者一致认为,这个网站能让现在迷惘的一代更加明确未来的方向。

    梦想曾经是個浪漫词汇,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渐渐沉重。并非每个人都对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对5年、10年后有一个规划。笪兴和几个伙伴希望邀请更多的人通过网站记录梦想,规划未来,同时和别人分享,让“实现一个梦想”变得切实可行。

    于是,来自战略咨询、软件、法律、电影以及新闻等不同背景的几名年轻人形成了主创团队。

    笪兴承认一个现实——如今的“80后”“90后”,包括大学生和职场新人都羞于说出梦想。
, 百拇医药
    几经斟酌,他尝试将“十年后”设计成一个私密性的社交网络。对于这个决定,另外几个伙伴却有些担心,“梦想制定”本来就低频,再加上陌生人社交的属性,传播和社区活跃度如何保证?为此,大家讨论了很长时间。几经挣扎,大家坚持了最初的选择。

    按照最初的设计想法,设计完成后的网站在有些人看来并不太新潮,用户头像不能上传照片,只能制作文字图片替代。也不能导入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熟人好友。这些细节正是为了保护每一个用户的私密性,让来到这里的年轻人可以放下戒备,静悄悄打造自己的梦想空间。

    “设立这个网站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找到梦想并逐渐实现目标,如果开放熟人社交,这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笪兴说。

    改变让我继续前行

    对于创业者来说,缺钱、缺人的困难如影随形,缺少网站程序员,笪兴就通过各种同学关系去求人。没有办公室,大家就在各自的家里办公。没有投资人的支持,笪兴和另外三个伙伴就拿出自己的积蓄,分摊了将近十万的资金来运营网站。
, 百拇医药
    为了弥补用户黏性和活跃度方面的先天不足,笪兴尝试着在群组上下功夫。

    “从我们种子用户制定的阶段性梦想来看,语言考试、升学考试、成人考试是热门。通过群组把有相同梦想的人聚在一块儿,相互分享资讯、相互鼓励,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

    和考研论坛、留学论坛等以资料分享为中心的网络平台不同,“十年后”的群组以人为中心,鼓励大家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十年后”运行两个月,就已经有两万多用户,梦想大军逐渐扩大。网站暂未盈利,但已经吸引了天使投资人的意向。许多复旦的学生也主动参与到“十年后”的运营中来,为网站写文章、拍照片、画漫画、做推广。

    最让笪兴感到快乐的是一些年轻人的改变。

    用户“祝无心”在“成为心理学硕士”的梦想道路中发起了自我反思:“两年前你看我学网,想要终止迷茫,然后你定下目标,5年后做个行政主管。一年前你上知乎,双学位班的老师留学经历让你为之一动,你也想留学,然后你又定下目标,5年后要站在欧洲大地。你有没有想过,这两年来,你到底做了些什么?”
, 百拇医药
    而疏林每天都会写小说,然后上传到这个网站,记录写作进度。他梦想有一天能够成为一名游戏策划,写小说是他的梦想第一步。“思路不够流畅,感觉不太对。想法付诸现实总是受到重重阻碍。”尽管如此,他坚持不懈。

    在“十年后”,有上万名年轻人都在记录、分享梦想,彼此鼓励,思考未来。

    在这里,笪兴也看到了各种人不同的迷茫挣扎,有咨询顾问想要转行成为记者,有销售人员想要当画家,有人希望绝症的孩子能够痊愈,也有乡村教师想让学生的语文成绩全部及格,网站上写满了这些想法和计划。

    “曾几何时,那个年少轻狂的我们,叫嚣着改变世界,而如今却为了他人的认同去忽略自我,走上父母为你安排的道路,成为当时最瞧不起的人。你开始怀念那个曾经谈理想和苦练篮球的人,思考那个曾经和朋友热烈讨论人生和政治的小愤青如果没有改变自己,他现在应该在干什么。”

    每每读到这些,笪兴感觉自己也在跟网站一同成长,自己的坚持是有意义的。

    笪兴在接受采访时说:“网站所凝结的不只是一个产品,而是想帮助迷茫的年轻人,给他们一种全新的未来观,通过网站上他人的梦想,激发自己的思考,规划全新未来,传递正能量。”

    “生命的力量在于不屈服于现状与他人期望,而去成为真正的自己。”

    (摘自《中国青年》), 百拇医药(彭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