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6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938815
糖友吃粗粮常犯三个错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1日 《幸福家庭》2016年第12期
糖友吃粗粮常犯三个错
糖友吃粗粮常犯三个错

     徐阿姨是一名糖尿病患者,也是一位非常注重养生保健的人,退休在家变着花样做粗粮,比如牛奶麦片燕麦粥、五谷杂粮豆浆、炒南瓜、煮玉米、红薯干。可是吃了一段时间,血糖不仅没变好,反而越来越高。徐阿姨带着疑惑到医院就诊:“我恨不得顿顿吃粗粮,为什么血糖反而越来越高呢?”了解了徐阿姨最近的食谱,医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这些也是糖尿病患者在吃粗粮时最容易犯的错。

    把粗粮做成菜来吃

    每次吃晚饭,徐阿姨都是绞尽脑汁想菜品,就算吃粗粮也要做出花儿来:芙蓉玉米羹、五彩玉米粒、咸蛋黄南瓜、拔丝红薯,可谓用心良苦。殊不知,这样的精制加工,完全失去了粗粮本身的优势。姑且不论在精加工当中,为了保持口味加入了多少油、糖,附加了多少热量,就是这种把粗粮作为菜来吃的行为,也是十分错误的。粗粮是粮食,含有淀粉,是碳水化合物,把粗粮当做菜,会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在无形之中减少了许多真正高纤维、低热量蔬菜的摄入。

    吃精细加工的粗粮

    粗粮有多种多样的加工产品:速溶麦片、五谷杂粮豆浆粉、红豆薏米粉等。忙碌的早上,来不及做饭,人们往往会选择冲一杯麦片、豆浆粉来代替一餐,既可以果腹,味道也不错。这样的精加工“速食品”,往往含有大量的糊精。糊精是淀粉经过加热或者在酶作用下初步得到的短链水解产物。糖尿病人不适合喝粥,就是因为经过熬煮后的粥里含有大量的糊精,糊精相比淀粉,更容易被快速消化吸收,在人体内分解成葡萄糖,使升血糖的速度更快。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主食选择粗粮比细粮好,就是因为未经过精加工的粗粮升糖指数低,比如家常吐司面包的升糖指数是91,白米饭是84,糙米饭是65,燕麦是55。升糖快的粗粮精加工“速食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粗粮。

    粗粮管饱随便吃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初诊糖尿病之后谨小慎微地控制自己的饮食,生怕多吃一口引起血糖升高,但又听说粗粮可以降血糖,就不再顾及每餐的主食总量,往往比原先吃白米饭时候吃得多。之所以建议糖尿病人选用粗粮做主食,就是因为相比同样量的细粮,粗粮的纤维含量高、体积大、饱腹感强,能减少摄入,无形中减少每餐主食的总量,从而降低血糖,而不是说粗粮本身有什么神奇的功效可以降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归根结底还是要控制每餐热量的摄入。控制主食量的摄入,每餐最好不要超过100克,任何粗粮替代细粮的食谱,都要考虑到热量摄入的问题。

    (摘自《中老年时报》2016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