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6
编号:13647510
妇幼保健工作在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开展策略探究(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6
     【摘 要】在医疗卫生不断改革的背景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预防保健的重要载体,成为我国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努力增强妇幼保健工作,不断拓宽保健服务范围,文章就来探究妇幼保健工作在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妇幼保健;乡镇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策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承担着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服务内容,作为预防社区保健工作的重要组织——妇幼保健工作属于公共卫生的重要构成内容。所以,必须积极做好社区妇幼保健服务工作。基层乡镇是我国现行国家体制中最基层的组织,是联系基层群众,落实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的重要枢纽。而乡镇社区则是乡镇居民组织,是社区的便民服务组织。

    1 社区妇幼保健工作的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主要开展针对社区、家庭、居民,主要服务于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开展的形式主要是主动服务、上门服务,进行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常见病等服务内容。

    社区妇幼保健工作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有较强的专业性,较广的覆盖面,服务对象主要是妇女儿童。服务的内容主要有:妇女保健工作有:供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等;儿童保健工作:新生儿保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保健,协助对辖区内托幼机构进行卫生保健指导。

    在乡镇地区做好社区妇幼保健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社区妇幼保健服务直接面对妇女儿童,以实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提升妇幼的生存和生命质量等为基本目标。因此,其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妇女儿童的生理特点、经济、社会地位特殊,属于弱势群体,必须给予特殊保护,并且WHO指出21世纪的卫生工作三主题即生命准备、生命保护和晚年生活质量,对于妇幼工作来说是新的历史高度。由于社区开展的基本保健服务价格低廉,可以减缓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的矛盾,将城乡居民最直接的卫生需求满足,同时减轻了一部分负担,展现的是政府的惠民之心,从而不断促进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社区妇幼保健工作中的不足

    2.1 政府的相关补偿机制不健全,并且实施效果不良。妇幼保健工作具有社会效益,如果经济效益差,妇幼工作的队伍地位低、待遇差、人员流动频繁,工作人员年龄断层明显,大于50岁计算机工作适应能力弱或小于30岁社会工作能力弱;40岁左右的业务工作骨干少或缺。且这类人员进修少,员工觉得发展机会不大,不愿意从事社区保健工作,制约了团队的稳定,各项工作难以实施。

    2.2 基础服务设施不到位。一些社区的妇幼保健业务服务用房不够,信息化办公设备不到位,很多的社区服务项目难以开展。

    2.3 保健服务的内容简单,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保健工作的理念“重临床、轻保健”、“重医轻防”等问题亟需改变,将其潜在的经济效益忽略。

    2.4 健康教育工作被忽视。一是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不够充分,规范性、有序性不足,形式局限性强,缺乏针对性;二是群众普遍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没有认识到社区保健的重要性,社区进行的专题讲座、宣传专栏等没有兴趣,共鸣少。三是缺少社会公益赞助,没有企事业单位支持赞助宣教工作,健康教育缺乏趣味性与经济性,即没有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心,实际工作力度不够与成果欠佳。

    2.5 社区流动人口管理较难。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上,卫生、计生、公安、妇联、民政、城管等部门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社区妇幼保健工作成效差;随着改革开发的发展,乡镇妇幼人群有较大的流动性,一些群众文化素质低,缺乏保健意识,造成保健管理的困难;还有一些群众接受基本社区服务同时还期待获得更好的保健服务,供需发生矛盾,限制了妇幼保健工作开展。

    3 妇幼保健工作在城乡结合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策略

    社区妇幼保健工作可以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经济发展的实力,国际社会对于妇女儿童的群益保护认识越来越重视,已经形成共识:“儿童优先、母亲安全”。面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妇幼保健工作的种种问题,必须积极研究策略,实现母婴健康。

    3.1 妇幼保健的相关政策需要政府领导、部门参与。在新的历史时期,妇幼保健工作要积极落实。国家2000—201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结合爱婴行动,联合三优工程即优生优育优教,按照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健全政府主导,卫生计生、财政、公安、妇联、民政、城管等各部门联合参与的领导小组,统筹规划,齐抓共管。

    卫计生委行政部门的指导作用要积极落实。卫计生委行政部门在提供基本的妇幼保健项目的服务基础上,还要不断实现群众各种各样的妇幼保健服务需求,将相关保健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增加保健服务的内容,提供人、财、物的保证,不断促进组织、人员、任务的积极落实,提高服务质量;健全妇女干部、计生干部、退休医务人员等支持组织、执行保健工作,不断满足群众的卫生需求,积极调查研究,形成管理和技术服务的重要力量。

    3.2 在基层乡镇不断开展妇幼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目前,社区中的妇女儿童参与妇幼卫生服务的意愿较高,占据80%之多,可是在妇幼心理咨询、营养指导、妇女病普查、婚后卫生指导等项目上,接受率却少于40%。因为居民的认知不够、设施条件限制、健康教育的方式简单等,所以必须开展多样化的、丰富的宣教,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健康宣教。组织建立乡镇地区的卫生志愿者团队,不断挖掘具有卫生保健特长的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健康需求。

    3.3 不断提高保健工作者的专业素质、综合服务水平。开展保健工作初期,妇幼保健人员均是学历低、专业素质不高的人员,妇保工作的质量受到限制。因此,要不断加强妇保人员团队建设,增强其自身素质,及时调整人员构成,要求专业对口,积极参加业务学习、病例讨论等,定期参与妇产科、儿科的临床实践,增强临床经验,将保健和临床工作相结合,提供专业化的技术和服务。, 百拇医药(张云)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