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22
编号:13631934
血液检验医护人员预防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防护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22
     【摘 要】临床上可通过血液途径进行传播的疾病较多,其中以艾滋病、乙肝、丙肝等最为严重。血液检验医护人员主要工作职责在于血液的采集与检验,因此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感染几率较大。若遭受感染,往往对其自身与家庭造成沉重的打击。虽血站内所采集的血液均接受相应的病毒筛查,但血液传播性疾病的蔓延趋势却仍无法阻挡。相关资料指出,我国血液检验医护人员的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率也呈逐渐上升趋势,需引起高度重视[1]。

    【关键词】检验医护人员;血液传染性疾病;防护措施

    检验科的医护人员主要工作在于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等进行检验处理,因此检验科医护人员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十分大。临床上可经过血液性疾病高达十几种,稍有不慎则能对医护人员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因此,降低医护人员感染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感染几率,保障血液检验医护人员的安全意义重大[2]。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制定相应的预防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防护措施,为检验医护人员的健康状态负责。

    1 血液检验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性

    1.1 乙肝感染

    据统计,全世界乙肝病毒携带者人口约有2亿,其中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有1亿,可见我国为乙肝患者大国。乙肝病毒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且在潜伏期、急性期或慢性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