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22
编号:13631996
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的临床护理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22
     【摘 要】目的:分析总结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35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明显,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且干预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对医患良好关系的建立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护理;临床效果

    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ASO)是一种由于动脉中层或内膜病变而引起的疾病,通常会使血管壁缩小、变硬甚至弹性逐渐丧失,继而形成血栓,导致远端血流量减少甚至中断[1]。年龄增高、吸烟过度、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是致病的主要因素。介入治疗是治疗ASO的最佳手段,疗效显著,能从根本上消除血管闭塞,且手术不留切口,创伤小,恢复时间短。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本院发现,在治疗过程中对ASO患者予以有效的护理措施也是取得理想疗效的关键,本文随机抽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涉及到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归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为49~75岁,平均年龄(53.6±2.6)岁;合并有高血压患者22例,糖尿病患者26例,患者中均伴有以下一项及以上的临床症状:坏死、间歇性跛行、皮温改变、足背动脉消失、静息痛、足背溃疡。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实施动脉球囊扩张术。术后并发症:出现压迫侧肢体缺血患者4例,出现穿刺部位血肿患者3例,出现假性动脉瘤患者2例,但经对症治疗及相关护理后病情均得到控制,效果理想。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动脉闭塞硬化症通常都会造成运动障碍或病肢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由于害怕截肢,常常会产生悲观、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对治疗的顺利开展造成一定阻碍。因此,对患者予以合理的心理护理尤为关键,针对患者出现的情绪反应,具有针对性地予以交流沟通,疏通患者心理,消除患者恐惧、焦虑,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工作。

    1.2.2 术前护理

    1.2.2.1 病肢护理 嘱咐患者注意保暖,保持皮肤洁净、干燥,当心外伤,不可采取理疗或者冷热敷,因为冷敷会收缩血管,对痉挛解除及侧肢循坏有不利影响;而热敷则促进细胞代谢,提高局部耗氧量,从而增加疼痛,对病肢的康复存在不良影响。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讲解此类相关知识。对于伴有坏疽或溃疡的患者应加强组织保护,尽量避免刺激良好组织,尽量避免使用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的药物,重在清洁换药,宜无菌敷料包扎,根据医师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

    1.2.2.2 疼痛护理 ASO会带来患者难以承受的剧烈疼痛,尤其是在夜间疼痛更甚,护理人员应善于应用各种手段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将疼痛减少到最轻,必要时按照医师指导予以患者镇痛剂或止痛剂。

    1.2.2.3 生活饮食指导 中老年患者多数具有较长的吸烟史,要对患者讲解吸烟的危害,强化患者戒烟的意识。同时指导患者在术前应以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为主,少吃胆固醇高以及脂肪高的食物,加强营养补给,多吃粗纤维含量丰富的蔬菜,避免便秘。

    1.2.2.4 术前准备 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告知患者术前准备的重要性以及术后应该严格注意的事项。对伴有高血压的患者进行血压测量,若发现血压超出正常范围,对其进行降压处理;对于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予以备皮。

    1.2.3 术后护理

    1.2.3.1 体位指导 术后患者宜取平卧位,保持卧床休息24h,病肢保持伸直状态并在24h内制动[2],如果病肢活动或弯曲极易造成移位脱出、导管弯曲,从而导致皮下迅速发生气肿,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患者休克,因此在必要情况下要使用约束带,且约束带应松紧合适,以预防过紧而使肢体缺血。使用沙袋压迫穿刺点12~24h左右,避免穿刺点出现血肿。

    1.2.3.2 健康教育指导 在日常饮食中,应以低脂、低盐的食物为主。由于维生素C有利于减少血压和组织中胆固醇的积蓄,对动脉粥硬化有减轻疗效,所以要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减少胆固醇的摄入。睡觉时宜采取头高脚低位,有利于血液到达下肢[3]。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得自行更改用药规则,并注意有无出血现象。定期复查、复诊。

    2 结果

    本组35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明显,干预前患者满意度为91.41%(32/35),干预后为100%(35/35),患者满意度明显改善。

    3 讨论

    由于近年来,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ASO发病率呈现出逐年攀高之势,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近10%,且其中以男性患者为主,男女比例8∶1[4],45岁以上的人群是发病高峰人群,一般下肢发病率较上肢高,且病情往往较为严重。ASO保守治疗在于延缓病情的发展,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介入治疗对各种类型的ASO症几乎都适用。在ASO患者治疗期间,本院将系统全面的护理方法应用于临床护理,从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三个大方面入手,对患者进行了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工作,不仅提高了治疗的效果,还大大收获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医患之间良好关系的发展。由此进一步证明了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对医患良好关系的建立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红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护理对策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0:215,218.

    [2]刘利琼,翟东升.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干预方法[A].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究会、中华高血压杂志社.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讨会(广州站)论文综合刊[C].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究会、中华高血压杂志社,2015:2.

    [3]蒋国民,赵进委,田丰,等.下肢动脉闭塞性硬化症的介入治疗[J].当代医学,2009,11:144-146.

    [4]薄芬芬,李桂香,杨代华.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14,12:1151-1152., 百拇医药(赵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