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肺炎
编号:13510448
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3
     【摘 要】 目的:探讨萧氏双C护理模式对重症肺炎患儿症状缓解时间的影响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就使用在本院进行诊治的患有重症肺炎的患儿,其时间为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选择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治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进行不同的护理处理,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另一组则加用萧氏双C护理,对两组治疗后的观察指标信息进行探究。结果:症状消失时长、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程度分数进行比较,治疗组好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可进行比较(P<0.05)。结论:对于重症肺炎病人,使用这种护理手段,能够有效的减少病人发热、咳痰、气促等临床表现,加速病人的恢复,降低治疗费用。对此类患者而言,该护理模式有很好的护理效果,可巩固疗效,并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

    【关键词】 萧氏双C护理;小儿重症肺炎;症状缓解时间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患儿通过呼吸道吸入空气中的微生物[1],引发咳嗽、发热、喘憋相关的病变;当肺炎患儿的病情进一步加重,而导致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相关的严重症状时称为重症肺炎[2]。在我国,因肺炎住院的患儿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重症肺炎的病死率目前已经达到了20%~30%,且致死率也在不断提高,很多患儿因此而死亡[3]。萧氏双C护理模式目前在小儿肺炎的护理领域被广泛应用,其属于一种整体性有效护理模式,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大量应用[4]。本研究期间,对重症肺炎患儿施行萧氏双C护理,加强了患儿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角度进行护理,其有比较好的成绩,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使用2016年11月至次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进行研究,将全部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的人数都为25。观察组中男女性别分别为13和12例,年龄1~14岁;对照组中男女性人数分别为14和11例,年龄1~15岁。依据如下标准进行筛选:1)契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小儿重症肺炎诊断标准;2)患者的症状主要有啰音,喘憋、气促;3)本次实验过程中的研究对象家属和科室治疗,并获取相应的支持。两组患儿中,患者中存在精神功能障碍,无法配合治疗的排除;本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会支持。在实验过程中把病人的各项一般数据(如年龄、性别)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儿 对照组病人使用一般的护理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防止交叉感染。确保空气流通,且温湿度在合理舒适的范围内,在护理前先洗手,对他们的生理指标如体温、血压、脉搏等进行密切的检查。2)合理运用抗生素。遵循3R原则合理用药,即合适的时间,及早的安排治疗;合适的抗生素;有指征的患者[5]。

    3)合理化痰。根据医生的指示,根据儿童的情况,对其进行止咳平喘化痰药物治疗,必要时伴雾化吸入。

    4)保证营养。在护理过程中保证患者的营养和水分得到充分的供应,在无法进食情况下进行静脉注射营养。

    1.2.2 治疗组患儿 治疗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萧氏双C护理,主要从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进行,具体措施如下:

    1)组建团队。确立相应的医护对于,对组内成员进行萧氏双C护理模式相应的培训工作,让医护人员了解这种模式相关内容以及理念,并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中,对患儿进行各项护理工作[6]。

    2)心理舒适护理。早日地测评病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很多病人在生病之后心理有一定的落差感,在面對医院的医护工作者常常是一种担心的心情,内心中恐慌、焦虑的负面情绪比较严重,因此医护人员应尽量用温和的语言、和蔼的态度拉近彼此的距离,多与患儿家属沟通,介绍病区良好的医疗水平及同种疾病治疗成功的病例,让患儿家属共同为患儿做好心理疏导,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鼓励,从而有效的消除抵触心理,使他们做好配合工作,且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7],树立起充分治愈的信心。

    3)环境护理。病房每周都用紫外线照射,且早晚进行通风处理十五分钟,确保室内的温湿度在合理的范围内[8];保持病房安静,对人员的探视进行适当的限制,提供适宜的休息环境;同时对他们做好严格的保暖工作,尤其是肩背部;定期的清洗床单,确保床单元清洁、无碎屑。

    4)饮食护理。叮嘱患儿家属,在提供食物时避免有刺激性的油腻食物,提高蔬菜和水果的进食比例,同时对蛋白食物量进行适当的控制[9],鼓励患儿进米汤之类食物,保持水分充足,不过不可以过多。

    5)呼吸道护理。告知患儿在休息过程中,增加翻身次数从而更换休息姿势,避免出现肺不张的问题,而在出现痰液黏稠情况下,及时的进行超声雾化吸入。在选择药类和剂量时,需要考虑到病情、医嘱等进行综合决定。设置吸痰装置,在患者无法自行的咳出时,进行吸痰,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不可以使负压过大,避免出现会留而引起呼吸困难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仰卧位易烦躁等,因而一般应该保持侧卧位。雾化后适当的进行吸痰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咳嗽频繁、气促的现象,则应该及时的中止。呼吸道分泌物在夜间很容易堆积,因而需要及时的进行晨起吸痰[10]。

    6)基础护理。做好巡视工作,保持患儿口腔清洁,确保他们的皮肤清洁干燥,同时预防压疮,对他们的体征状态进行密切观察,在发现发生明显的呕吐临床表现时,需要马上对呕吐物进行清理工作,对被污染的衣物进行及时的更换,假设出现紧急医疗状况,需要给予合理的、及时的抢救。

    1.3 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分数表由科室自己进行制作,相关内容包含如下几个方面:医护人员的护理定义、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护理条件舒适情况、医护人员工作是否让病人和家属满意、护理人员是否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等,满分为100分,得分的多少和患儿的满意度正相关。在对全部的问卷回收后进行统计剖析,确定出50例满意度平均值。计算病人在医院进行诊治的时长以及症状消失时长,比较病人的相关指标,对其进行分析。, http://www.100md.com(黄舒涵 郁磊)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