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6.09.20
编号:22026
有点小瑕疵更受欢迎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20日 生命时报 2016.09.20
     有点小瑕疵更受欢迎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州语沐心理创始人 潘笑楠

    无意中写错板书的老师让学生觉得更加可爱,领导的一些无心之失反而会增加亲和力,成功者的小失误可能会为他带来更多的仰慕者……当我们发现那些优秀的人有些小瑕疵,不仅不会责备他们,反而觉得他们更真实、有魅力了。

    这种出众者无意中犯点小错误,反而使大家更喜欢他的现象,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白璧微瑕效应”。心理学对这个现象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一个能力非凡的人给人的感觉是不安全、不真实的。人们对于这样的形象是敬而远之的。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没有缺点和不会犯错误的“圣贤”,我们并不会真正接纳与喜欢,而是只会把他们高高地捧在天上,并没有亲近的感觉。但小瑕疵却能让“圣人”如“凡人”,人们的心理防备解除,感觉更亲近。如在1961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下令在猪湾入侵古巴,但是计划失败,消息传回国内的时候,肯尼迪的国内支持率不降反升。当时心理学家的解释就是,“猪湾事件”让民众发现,被媒体塑造成神的肯尼迪竟然也会有犯低级错误的时候,反而觉得这位总统更加真实可信。

    另外一种解释是出于对自我的保护。任何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一般来说优秀的人都是作为美好的事物被大家喜欢的,这是“趋利”。但是如果有人太过于优秀以至于让其他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被贬低,这种自尊受损、自惭形秽的感觉就让人想要“避害”了。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会疏远过于优秀的老朋友,也经常与嫁入豪门的闺蜜越走越远。但如果这些完美的“人生赢家”犯一些小错,某种角度来说会提升别人的价值感,拉进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自然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喜爱。

    但是值得说明的是,这种白璧微瑕的效应有两个前提——“白”和“微”。也就是说,首先一定是出众者,优秀的人,其次要犯得是非原则性的小错误。如果你在所属领域属于能力出众者,那么不妨犯几个无伤大雅的小错误来“示弱”,这样可以帮助你得到更多人的喜爱。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要尽量避免犯错误,或者用诚恳的态度来对待错误,努力提升自己。▲,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