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6.12.06
编号:21352
我国全面叫停降糖灵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6日 生命时报 2016.12.06
     受访专家: 海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郭启煜

    本报记者 靳玉玲

    老药“降糖灵”要退出历史舞台了。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官网发文称:“经相关评价,苯乙双胍(商品名:降糖灵)导致乳酸性酸中毒发生率较高,在我国使用风险大于效益,决定停止苯乙双胍原料药及其制剂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已上市销售的苯乙双胍原料药及其制剂将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并在监督下销毁。”

    苯乙双胍这种药的通用名是“盐酸苯乙双胍”,适用于2型糖尿病。顾名思义,降糖灵的降血糖效果很好。此外,它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胰岛素抵抗,还有减轻体重的作用,加上价格相当便宜,自上世纪50年代被应用于临床,曾是与二甲双胍齐名的口服降糖药,一度应用十分广泛。然而,这种药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有导致“乳酸性酸中毒”的副作用,特别容易发生在肝肾功能较差的糖友身上。乳酸性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神智模糊、嗜睡、昏迷等症状,病死率极高。由于苯乙双胍主要经肾脏排出,患者如果有肾功能不全,苯乙双胍就会在体内蓄积,并促进组织中葡萄糖进行无氧酵解,从而产生大量乳酸,引起严重的乳酸性酸中毒。因此,风靡了几十年后,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降糖灵已被禁用,我国的大型医院也早已弃用降糖灵。只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小诊所,价格低廉的降糖灵仍未绝迹。

    尽管各大医院中已难见踪影,市场上,降糖灵并不罕见。有不少所谓的“降糖保健品”或“降糖中成药”,虽号称是“纯天然材料”、“无西药添加”,其中都偷偷掺进了苯乙双胍成分。这些产品服用后,会有诱发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危害极大。专家建议,糖友开药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千万不可听信不法分子的宣传而擅用成分不明的“降糖保健品”等。

    此外,与苯乙双胍名称相近、同属“双胍”家族的二甲双胍依然是全世界糖尿病治疗指南公认的一线降糖药物,基本没有诱发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其安全性可以信赖,糖友可在医生指导下放心使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