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7.12.08
编号:26295
不撂挑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8日 生命时报 2017.12.08
     不撂挑子

    唐宝民

    张翼是三国时期蜀国人,建安末年,他被推举为孝廉,由此进入仕途,历任县长、太守等职,建兴九年,任绥南中郎将。

    当地有个少数民族首领,叫刘胄,有一天,他公然扯旗造反、背叛作乱。得知此事,张翼带兵讨伐。哪知刚打到一半,朝廷忽然派人宣布撤销张翼的职务,命令他立即回朝。

    那时,圣旨是由驿站快马加鞭送到前线的,而取代张翼位置的人却还要行进数日才能抵达。张翼手下的人劝他:你立即快马加鞭赶回去,也许能给朝廷一个好印象,减轻对你的责罚。张翼却说:“代替我的人还没有来,我们身临战场,理应囤积粮食、为消灭敌人打好基础,怎能因被撤职而荒废公家大事呢?”于是,他仍然按部就班地安排前线的所有事务。不久,代替他的人到了,两人进行了交接,张翼这才返回朝廷。而接替他的人,正是凭借他扎实的准备才消灭了刘胄。

    这件事传开来后,人们都称颂张翼是个有担当的人。丞相诸葛亮也对张翼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因此,当诸葛亮出兵武功时,起用张翼为前军都督兼任扶风太守。后来,张翼一直做到了左车骑将军兼冀州刺史。

    在接到免职圣旨后,张翼却没有闹情绪、撂挑子,而是扎扎实实地做完了后续工作,为来代替他的人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才离开前线返回朝廷。他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心中拥有着一份担当和责任感,“不能因被撤职而荒废公家的大事”,是他所信仰的一种职业操守,而这种操守,值得每一个身在职场的人学习。▲,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