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8.28
编号:88286
心不老,身体跟着年轻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28日 生命时报 2020.08.28
     多项研究揭示心态和寿命的联系

    心不老,身体跟着年轻

    受访专家:河北大学医学院心理学教授 段 斐

    本报记者 水 欣

    “岁数越小,身体越好”是很多人的共识。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一项研究颠覆了这一想法,研究人员发现,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更影响身体状况。相同生理年龄下,心态年轻的老人患慢性病的几率更小,服药、看医生的次数更少,保持体重正常的可能性更大。

    心态对寿命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家们关注的话题,除了上述研究,很多试验也试图揭开心理年龄和衰老的秘密。1979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兰格让一批70~80岁的男性进入到模拟1959年陈设的环境中生活,不断暗示他们生活在1959年,并鼓励他们持续表现出年轻20岁的状态。一周后,研究者发现,这些老年人在双手灵活度、行动速度、记忆力、血压、视力、听力方面都有进步,甚至有人走路不再需要拐杖。
, http://www.100md.com
    英国广播公司也曾做过类似试验,工作人员细致还原周围环境到多年前,让6位上了年纪的英国名人重返巅峰时期的环境。多日后的体检显示,两人的大脑比实际年龄年轻20岁,所有老人记忆力和智力都有显著进步。还有一些试验让老人学着像年轻人一样长期照顾绿植、动脑回答问题,发现他们的记忆会更灵敏,死亡风险更低。

    以上这些试验都指向一个方向:暗示自己年轻,有利于减缓衰老,促进身体健康。河北大学医学院心理学教授段斐解释,“年轻心态”和“延缓衰老”之间,是靠长期的行为习惯联系起来的。暗示自我“年轻有活力”,会让老年人按照年轻状态思考事情,做出更年轻化、更积极的行为和决策,长此以往身体各方面机能也会显现出积极的改变。

    相反,自我设限会让衰老提前到来。比如,有些人身体其实很硬朗,但却认为自己年老体弱,早早进入老年生活模式,饮食软烂、拒绝社交、坐公交时要求他人让座等,久而久之,身体机能用进废退,真的变得衰弱无力。这种躯体变差的状态,反过来又强化了“我衰老了”的认知,形成恶性循环。
, 百拇医药
    心不老让人更健康,段斐给出了以下建议:

    1.自我暗示让心态年轻。比如经常对着镜子微笑,对自己说“我依然有活力,我有能力活得比现在更精彩”;关注老年生活依然精彩的人,告诉自己“我也能像他一样”。

    2.生活环境年轻化。多和年轻人交流会使老年人焕发出青春状态。一个经典试验中,研究者把儿童带到养老院与老人互动,结果老人们变得更快乐、更有活力。此外,也可逐渐从日常衣着和习惯开始改变,比如试着添置几件显年轻的衣服、日常活动表现得更有活力、尝试新事物等。

    3.多做刺激大脑的活动。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曾在1980~2001年间追踪500多位测试者至年满75岁,发现常阅读、玩填字游戏的老人记忆力得到保持,经常跳舞的老人患认知障碍症的风险下降了76%。

    4.降低预期逐步改变。有时心态已经改变,但衰弱的躯体不能满足人的愿望,比如希望像壮年时一样爬山,却累到气喘吁吁,难免产生沮丧和退缩。段斐解释,身心统一不能急于求成,增强身体机能需慢慢积累,预期不要设太高。只要坚持每天有意识地锻炼大脑、肌肉、体能,神经和肌肉系统的协调性就会慢慢改善甚至增强。

    5.善于利用辅助工具。当出现牙齿脱落、听力下降等仅靠自身难以恢复机能的情况,应及时种牙、戴助听器,善用这些辅助工具,可以让老年人生理保持良好,心态也容易年轻。

    6.做有价值的事。退休后做志愿工作、做家务、发展特长爱好、照顾动物花草等,会让生活丰富起来,使老人既可以感到对生活有掌控感,又能体会到被需要感和价值感,有益于保持心态年轻。

    7.家人给予提升空间。好心态不仅受个人影响,亲友的认可也必不可少。家人可以试着找到老人擅长的方面,多寻求他们的帮助,常常肯定他们。比如老人擅长烹饪,就可以多向他学烹饪经验。老人忙起来,有了自我价值感,心态也会更年轻。▲,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