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信息
编号:88172
不同年龄段 各有各的孤独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1日 生命时报 2020.09.01
     年轻时没自信 三四十担子重 中老年病痛多

    受访专家:中国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理事 郝 滨

    孤独感,是一种孤伶苦闷的情感,通常由与外界隔绝、受到他人排斥引发。虽然从本质上讲,每个人都是孤独地来到世上又孤独地离去,但在这过程中体验到的因为人际疏离而产生的孤独,会深刻影响个人身心健康。因此,中国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理事郝滨说,严重、弥漫的孤独感是一个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般来说,老年人是孤独的易感人群,但一项新研究发现,中青年人中孤独比例也不小。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以2.6万人为研究对象,了解年轻人(19~34岁)、中年早期(35~49岁)和中年后期(50~65岁)的独孤感现状。结果发现,三个年龄段孤独感发生率分别为39.7%,43.3%和48.2%,即近半数的中青年也会孤独。深入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的人孤独的原因不一样。
, 百拇医药
    对年轻人来说,与朋友接触频率少和受教育水平低,是引发孤独的特有因素。年轻人对社交的需求和渴望比其他年龄层的人多,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如缺乏社交技巧、经常转变工作环境、自卑等,导致无法和他人建立、维持良好关系,就会产生比较强烈的孤独感。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年轻人,由于社交主动性、自信心、能力方面都相对不足,较难获得丰富的人际接触,也会有被冷落、被无视的感觉。另外,郝滨认为,现在发达的社交软件让越来越多年轻人习惯了在虚拟世界社交,面对面交流变少了,难以发展长久深刻的友谊,也让他们感到孤独。

    专家建议,为孤独感所困的年轻人可做如下尝试:1.主动学一些人际技巧,保持真诚、热情的同时也要照顾他人的感受;2.提升自信心,敢于把脆弱暴露出来,客观看待他人的评价;3.多面对面交流,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条件允许的话,尽量减少环境变动,减少陌生和疏离感。

    处于中年早期的成年人,工作或收入不稳定是孤独的特殊因素。三四十岁的人大多处于事业发展的关键期,社会对他们的期待是成家立业甚至功成名就,如果跟同龄人相比,经济收入差距逐渐拉开或有失业等风险,那他们会有强烈的落魄感,感觉不被他人待见。而且,处于这个阶段的人,事业上如果不能“再上一层楼”,就会面临被年轻同事取代的风险;在家庭中承担的经济责任也大,老人健康要关心,小孩成长需照看,好像周围人对自己充满了期待,而自己却无人可依赖,这些压力造成他们更强的失控感和孤独感。
, http://www.100md.com
    压力山大的中年人,应该学会倾诉。现实中的困难、风险等,是难以逃避的,只能面对,但也不必独自硬扛。有压力时,向同事、朋友倾诉,向家人袒露心情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孤独虽难免,但爱和情谊能抚慰心灵,学会寻求温暖,心中的无奈、孤寂感就会少一点。

    对于中年后期的人,健康和婚姻不理想是孤独的重要原因。如果身体状况较差或未来健康预期不理想,尤其是已经身患重病的,很容易有抑郁、孤独情绪。不良的婚姻状况是中年后期孤独感的特殊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五六十岁,人对亲密情感的诉求更多,伴侣的重要性比以往都要强。这也许是因为他们更需要一个知根知底的生活陪伴者、照顾者和倾诉对象。在中老年人群中,婚姻不和很容易导致寂寞、孤独。

    其实对于中年人来说,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氛围是最重要的,尤其要主动地想着法子让家庭生活丰富、快乐起来。另外,还建议学习健康知识,坚持良好生活方式,减少身心疾病;多参与社会活动,使生活丰富起来;“远亲不如近邻”,与邻居互爱互助等。

    当然,不论哪个年龄段,都要培养独处的能力,能够自己向自己倾诉、自娱自乐、自我安慰等,向外寻求依赖的需求少一点,寂寞孤独的感觉也就会少一点。▲, http://www.100md.com(张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