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验方秘方 > 信息
编号:86730
广东三宝妙用多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20日 生命时报 2020.11.20
     广东三宝妙用多

    佛山市中医院主任中药师 曾荣香 □ 中医师 \u79a4影妍

    编者的话:广东物产丰富,但很少出产昂贵的“稀罕物”。素有“广东三宝”美称的陈皮、老姜、禾秆草,看上去都是不起眼的东西,在其他地方很可能就被随手丢弃了。但在爱吃、会吃的“老广”厨房里,常可见到它们的身影。入药入膳、粥茶汤羹,可谓物尽其用。今天推荐几个用到“广东三宝”的调理方子,读者朋友不妨一试。

    化湿醒脾用陈皮

    陈皮位居广东“三宝”之首,几乎每户家庭都会藏有陈皮。在长年湿热的岭南地区,陈皮不但是粤菜烹饪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更是老幼咸宜的必备中药材。每年11月底至12月初,是坠满枝头的柑橘最佳摘果期,尤其是大名鼎鼎的新会柑。将其剥去果肉后,柑皮拿回家,在当风、当阳处晒四五天,让果皮干透,然后放进陶罐里,无需任何添加,陈化3年成皮,就是著名的道地药材——广陈皮了。
, http://www.100md.com
    陈皮和一般只能储存2年左右的中药材不同,只要保存得当,越陈越香。时间长了,其中所含的挥发油、多糖类和黄酮等活性物质不断发生变化,香味也会从青涩逐渐变得醇厚馥郁,其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也会递增。陈皮的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所谓“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

    陈皮属于芳香化湿药,《本草纲目》中如此描述:“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陈皮气味芳香,善于走窜,可化湿、醒脾、避秽、开窍。日常生活中,感冒痰多咳嗽、食滞不消化、晕船晕车引起恶心呕吐、湿重导致的肢重身困、失眠等症状均可使用陈皮。其应用广泛,除了入菜,还可与普洱一起泡茶或单独泡水、煲汤、煲粥、做成零食等,是一味典型的药食兼用药材。下面推荐三个药膳方:

    陈皮扁豆鲫鱼汤。取陈皮1瓣,扁豆、眉豆各50克,鲫鱼1条,生姜3片。眉豆、白扁豆清水泡发2小时待用;鲫鱼宰杀洗净后去内脏,抹干水分后下油锅用慢火稍煎至微黄;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瓦煲内,鲫鱼用煲汤袋(过滤隔渣袋)装好,煲中加入清水,大火煲沸后,改小火煲1小时,调味食用。可醒脾和胃、祛湿利水,适用于食欲不振、恶心嗳气、腹满痞胀、身懒困倦、水肿等症状。
, 百拇医药
    陈皮佛手普洱茶。陈皮1瓣、佛手10克、普洱茶叶适量。全部材料放进茶壶中,冲入滚烫的沸水,盖上盖子焖泡一会儿即可。可行气消滞、健脾燥湿,适用于暴饮暴食或过食油腻后不思饮食,或心情抑郁、两胁疼痛、痛经等症状。

    陈皮臭草绿豆沙。绿豆60克,鲜臭草30克,陈皮1~2瓣。绿豆洗净,加水放进压力煲里煮至开花、绵烂;鲜臭草洗净后用纱布包后下,陈皮洗净一同放进煲里,小火煮20分钟左右,加入冰糖调味。可清热解毒、行气祛湿,适合患者夏天服用。▲

    补中敛汗糯稻根

    禾秆草,是广东人对稻草的叫法。广东人说:“认识它就是宝,不认识它就是草。” 田间的禾秆草,经过一段时间的日晒雨淋,可以出产一种叫禾杆菌的蘑菇,可以食用;新鲜的禾秆草还有一种特有的清香味,而且有消积行滞的功效,烹饪时与肥腻的五花肉、鹅等肉类一起搭配,不但增加菜肴风味,还能解油腻、助消化。
, 百拇医药
    提起禾秆草的药用功效,则以糯稻根最为知名。南方地区夏秋两季糯稻收割后,挖取根状茎及须根,洗净晒干就是糯稻根。糯稻根味甘性平,归肺、肾、肝经,属于固表止汗药,能清热养阴、收敛止汗,主治阴虚发热、自汗盗汗、口渴咽干等证。可用在如下药方中:

    糯稻根泥鳅汤。取生泥鳅150~200克、鲜糯稻根40~150克、生姜3片。活泥鳅宰杀后,热水洗去黏液,去头、尾、内脏,抹干备用;鲜糯稻根略洗干净;小火把泥鳅两面煎至金黄,装入煲汤袋,全部材料放进瓦煲中,注入清水,小火煲1小时左右,熄火调味,喝汤吃肉。可养阴生津、清热退汗。

    生地麦冬糯稻根茶。鲜糯稻根60克、生地15克、麦冬15克、地骨皮15克。全部材料放进养生壶中,注入清水,煮开后滚15分钟左右,晾至温热后代茶饮。可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浮小麦糯稻根汤。糯稻根30克、浮小麦30克、黄芪12克、白术15克、防风3克。全部材料浸泡15分钟后放进壶中,水沸后再煮15分钟即可。可固表防风敛汗,适于兼有自汗、盗汗者。▲
, 百拇医药
    温中散寒靠老姜

    立秋后收获的姜,通常被称作老姜。老姜相对于嫩姜,肉厚肥满、外皮粗糙、纤维较多,味道也更辛辣。其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化痰逐饮的功效,是一味应用广泛的中药材,常用于妊娠呕吐、反胃恶心、晕车晕船、风寒感冒、痛经、脘腹冷痛、泻清稀便、手足不温等感受风寒或脾胃虚寒引起的症状。

    葱白生姜红糖饮。取生姜15~20克、葱白10克、红糖适量。生姜洗净后切片,葱白洗净;锅中注入清水烧开后,放入生姜、葱白和红糖,煮沸1分钟左右即可。趁热饮用后,卧床盖被发汗。此方可解表发汗、散寒通阳。尤其适用于淋雨后着凉感冒将发作的时候。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5克、生姜15克、羊肉适量。羊肉洗净切块,焯水后捞起备用;生姜洗净后拍扁;全部材料放进汤煲中,大火煲滚后,转中小火再煲1小时,熄火后调味食用。可散寒止痛、活血行血,尤其适合冬季怕冷、手足不温、痛经等症。

    生姜胡椒猪肚汤。取生姜50克、猪肚1个、胡椒8克。猪肚撒上食盐,用手抓一会,将黏液洗净后用清水反复清洗干净,焯水后捞起;生姜洗净后拍扁待用;胡椒研磨成粒状,放进猪肚中缝好;全部材料放入汤煲中,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煲沸后,改用小火煲1.5小时左右,见汤呈奶白色即可。调味后饮汤吃肉。可温中散寒、暖胃止痛。▲,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