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肿瘤
编号:92393
“一根针”治疗转移性骨肿瘤
http://www.100md.com 2021年5月28日 生命时报 2021.05.28
     骨骼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据统计,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乳腺癌、肺癌、肾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最容易发生骨转移,约占所有病例的80%,常见转移部位主要是脊柱和骨盆。当肿瘤细胞转移到骨骼后,患者最先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痛。如果任其发展,骨头就会被肿瘤细胞一点一点蚕食,最终导致病理性骨折或者压迫脊髓神经,轻则影响活动,重则瘫痪、卧床不起。虽然有针对骨相关癌痛的止痛药,但这些药物终究只是缓兵之计,治标不治本。那么,这些转移到骨头上的肿瘤细胞,究竟该如何治疗?

    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传统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双膦酸盐药物治疗以及全身治疗。外科手术可以直接把肿瘤转移的骨头切掉,但创伤性较大,恢复期较长。放射治疗通过射线来杀灭肿瘤,止痛效果不错,但对于已经被肿瘤破坏的骨头并不能修复。双膦酸盐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破骨细胞,防止肿瘤进一步破坏骨质,但疗效并非立竿见影,需长期按时用药。全身治疗主要包括化疗、内分泌、靶向以及免疫治疗。因为骨头上的肿瘤细胞是从其他部位转移过来的,所以在治疗骨转移肿瘤的同时,需要联合针对原发肿瘤的全身治疗。但是,药物都去杀灭肿瘤细胞了,谁来拯救已经破坏的骨头?这时,还需要介入微创治疗,修复被肿瘤细胞破坏的骨头。
, http://www.100md.com
    为了充分了解转移性骨肿瘤的介入微创治疗,我们可从以下六个关键词入手。

    确诊。许多肿瘤患者并非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大多只是感觉身上某个部位疼痛难忍才去医院检查,发现肿瘤已转移到骨头上。这时需要经皮骨肿瘤穿刺活检来追溯肿瘤的根源。医生们会将一根针(学名:骨穿刺活检针)直接从患者的皮肤穿刺到骨头的肿瘤里,取出一点“肉”(即肿瘤组织),再交由病理科医生化验分析,最终判断肿瘤细胞从何而来。一旦明确肿瘤来源,医生就可针对原发肿瘤进行全身治疗(化疗、内分泌、靶向、免疫治疗等)。

    灭活。不少患者可能会感到疑惑,既然有了全身治疗,还需要局部治疗么?答案是肯定的。虽然全身治疗可以把肿瘤细胞从头到脚“杀一遍”,但并不会迅速表现出疗效,有时还可能产生耐药。而经皮消融治疗(以射频消融为代表)往往可以带来立竿见影的疗效。简单来说,射频消融是将一根针(学名:射频消融针)直接从皮肤穿刺进骨头上的肿瘤里,这根针的尖端可以发出中高频率的射频波,使针尖周围的组织细胞离子震荡摩擦产热,升高温度(80~100°C),直接把肿瘤“烫死”。此外,还有其他消融技术,比如冷冻消融、微波消融、酒精消融等。
, 百拇医药
    加固。消融把肿瘤灭活了,破损的骨头怎么办?这时还需要“经皮骨成形术”的帮助,也就是说哪里破了补哪里。经皮骨成形术是把一根带有针芯的针(学名:骨穿刺针)直接从皮肤穿进被肿瘤侵蚀的骨头里,然后取出针芯,通过针管,向骨头里注入一种类似牙膏的医用材料(俗名:骨水泥;学名:甲基丙烯酸甲酯)。它就像我们盖楼房用的“水泥”一样,10分钟内就能从液体变为坚硬的固体,从而加固骨骼硬度。同时,骨水泥在硬化过程中还能释放热量,抑制肿瘤活性,起到缓解疼痛作用。

    微创。介入治疗只要一支局麻药和一根针,便可对转移性骨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最终给患者留下的仅仅是个针眼儿。

    精准。医生是如何把各种穿刺针准确穿到骨肿瘤里的?事实上,介入放射医生会利用医学影像设备,比如常见的超声、CT、磁共振等,作为进行各种操作的“眼睛”,就像是手术中使用的“GPS”导航系统。一旦医生在手术CT图像中发现穿刺针的方向或者位置不满意,就可及时调整,以此来确保穿刺针精准地到达病灶部位,从而保障治疗效果。

    联合。如今的肿瘤治疗,不再是哪个单一手段就能够“包打天下”,往往需要多个学科强强联手,各种手段联合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为患者争取最大的临床获益。比如,临床研究证实,经皮骨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效果比单一的经皮骨成形术疗效好。

    所以,对于每位转移性骨肿瘤患者不要过于担心,医生会因病制宜,充分发挥介入治疗的精准性、微创性、多种手段联合治疗的优势,制定最佳的治疗策略,以最小的创伤换取最佳的疗效,切实为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缓解癌痛,预防骨相关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在抗癌路上走得更远。▲, http://www.100md.com(李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