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1.07.16
编号:93301
产后“游泳圈” 为啥很难减
http://www.100md.com 2021年7月16日 生命时报 2021.07.16
     产后“游泳圈”

    为啥很难减

    北京读者吴女士问:我生产一个多月了,但肚子还像怀孕五六个月。现在还得穿孕期的裤子,没有合适衣服,明星生完孩子很快就恢复了,我怎么不行呢?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妇保科医师李丹解答:这可能是腹直肌分离惹的祸。在孕期和分娩过程中,增大的子宫会将腹肌拉长,使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位置分开,通常这种现象在产后4~12周逐渐恢复。但部分孕妇的腹部肌肉有可能被过度拉伸,导致产后无法自动修复,也就是“腹直肌分离”。腹直肌分离后,腰背部肌肉开始代偿工作,会引起腰酸背痛;导致躯干和骨盆的稳定性下降,引发消化系统症状、尿失禁、子宫脱垂等,以及身材变形,肚子回不去。

    自测腹直肌分离的话,可以先仰卧,两腿弯曲露出腹部;腹部用力屏气,将头和肩缓慢地抬离地面;配合手指下压脐部稍上区域,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用手指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小于2指为正常;2~3指需要改善;3指以上,需要在专业医生诊断及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通过仿生物电生理刺激改善腹直肌的血液循环和加强肌肉训练,促进其恢复。▲
, 百拇医药
    上腹痛是胃疼吗

    湖南读者朱先生问:有一次晚上聚会,我喝了不少酒,吃得也比较多,第二天就开始上腹部疼痛,还有点恶心呕吐的症状。我怀疑是胃痛,但过了一会儿就慢慢好转了。我的胃有问题吗?是否需要去医院检查一下?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主任医师王晓艳解答:胃痛是消化内科门诊最常见的一个症状,专业术语称上腹部疼痛,即脐水平以上的腹部疼痛,可位于中部、左侧或右侧。门诊中80%~90%的上腹部疼痛来自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将近10%是肠胆道病变、胆囊病变、肝脏病变等引发的。

    感到上腹部疼痛时,要到医院完善检查,确定疼痛来源,弄清楚病变部位和脏器后才便于下一步有效治疗。切勿将上腹痛一概当成胃的问题。常规检查包括胃镜检查、腹部B超等,全面检查可分辨疼痛的具体来源,从而对症进行治疗。

    引起上腹痛的胃部疾病中,最常见的是胃炎,占70%~80%。比如酒精刺激或不洁饮食都可引起胃黏膜急性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小溃疡,出现上腹部疼痛,还有恶心、呕吐等。如果常在季节转换时出现上腹部疼痛,包括腹胀、打嗝、烧心、反酸等症状,可能是慢性胃炎;即使吃药好转后,如果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都可再次诱发慢性胃炎。▲
, 百拇医药
    食管为何裂了口

    上海读者陈先生问:我今年27岁,近两个月常有胸前部疼痛,每次持续数分钟,偶尔还伴有短暂咳嗽,可是也不见有痰咳出,不做处理也能好转,但症状发作时让人坐立不安。近几天去检查才发现是食管裂孔疝,食管为啥会裂孔?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夏阳解答:食管裂孔疝是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肌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是膈疝中最常见的一种,达90%以上。

    临床上,食管裂孔疝常合并有胃食管反流症状,比如烧心、反流,但并不是特有的;胸痛、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嗳气,甚至咳嗽、哮喘等则是食管裂孔疝的不典型症状,其中,胸痛患者需先排除心脏因素后再进行胃食管反流评估。

    食管裂孔疝的治疗通常有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两种。内科治疗适用于小型滑疝及反流症状较轻的患者。治疗原则主要是消除疝形成的因素,控制胃食管反流,促进食管排空以及缓和(或)减少胃酸的分泌。外科手术适用于内科治疗无效、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进行疝修补术及抗反流手术。▲
, 百拇医药
    拿不稳筷子,是神经问题吗

    湖北读者李先生问:我今年38岁,长期颈肩部酸胀疼痛;但一周前,突然出现右手吃饭时拿不稳筷子、也打不了字。检查是重度神经根型颈椎病,这是神经问题吗?

    武汉市第一医院疼痛科主任冯丹解答: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勾椎关节增生等各种原因,造成的颈神经根压迫、颈神经根通道狭窄,长时间低头伏案引起颈椎负担加重是常见原因。急性压迫可能出现神经功能严重下降,如果压迫长时间不处理可能出现无法恢复的神经永久性损伤,导致瘫痪。医生可以解决患者神经炎症水肿、压迫,但无法阻止颈椎退变,预防性措施是颈椎病治疗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伏案低头工作、学习后行走一段时间,做做健身操阻止疾病进展更为重要。▲

    腰椎拉伤怎么恢复快

    天津读者任女士问:前几天搬重物时不小心扭伤了腰,当时没法动,疼痛剧烈,去医院检查时发现腰肌痉挛。请问腰部肌肉拉伤后怎么恢复快?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王红星解答:虽然出现腰肌痉挛,但不排除腰椎关节突小关节紊乱或微小骨折,建议先医院就诊,进行腰椎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此外,可通过以下方法缓解症状:首先卧床休息,尽可能睡硬板床;24小时内可局部冷敷,避免局部血管扩张引起的渗血水肿;24小时后可采用热敷。疼痛明显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消炎止痛药和肌松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疼痛缓解后,还要加强锻炼,多做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的锻炼,比如仰卧位背伸肌锻炼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