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人物 > 宣传
编号:123881
毕崇君:非中医人士的中医梦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004期
    

    在重庆中医药界,人们往往会提到一个人的名字——毕崇君,一位既非中医科班背景,亦无师承经历的民营企业家。就是这样一个“门外汉”,却让一众中医药企业从业者交口称赞。查看毕崇君的个人简历,会发现一大串学术、产业、商业的跨界头衔: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重庆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健康管理硕士、重庆天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集沁东方中医慢病防治连锁品牌创始人……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一剂中药方催生的中医梦

    2005年,毕崇君患上了严重的带状疱疹,辗转各大医院求医无数花费不菲,却始终无法被根治。正当他饱受病痛折磨,生理与心理都感到无比煎熬之际,经人介绍看了一次中医。拿着一张写满了各种中药名称的处方,价值百余元,当时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毕崇君相信这就能彻底解决他的病痛。出乎意料的是,汤到病除,折磨他许久的带状疱疹居然完全好了。也就是从这一刻起,毕崇君彻底地迷上了中医药。他开始去了解中医药文化,甚至开始研究中医药行业现状,一番准备之后,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自己的公司转型从事中医药服务。
, 百拇医药
    创新中医药经营理念引来质疑

    “中医药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传承壁垒和思维僵化,”毕崇君如是说。

    基于对中医药行业的清晰认知,毕崇君决定要做“未病”和慢性病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创新经营理念与经营方式是毕崇君从事这个行业的原则,他要求要将慢性疾病的中医调理做到标准化,这却引来业界内众多的专家、学者、从业者们的质疑声一片: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因人组方,怎么可能实现标准化,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毕崇君面对质疑却丝毫未动摇自己的决心。他说,实现标准化是中医药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必须要这么做。我们做的是已知的、已确诊的慢性疾病的中医养生保健调理,我们要求的标准化并不是辨证施治上的标准化,而是商业模式、业务流程、服务标准、服务质量以及技术标准上的标准化。只有实现了标准化,员工培训、门店管理、门店扩张才能顺利进行。也正是毕崇君对于标准化近乎偏执的坚持,其开创的“集沁东方”中医健康调理中心从1家很快就开到了30余家。
, http://www.100md.com
    三级健康服务体系初具雏形

    这个人野心很大,这个人不切实际,这个人痴心妄想……每当听到这样的声音,毕崇君只是一笑置之,在他的心里,正在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地推进。

    通过近10年的倾力打造和苦心经营,毕崇君打造的健康王国已初具雏形:以科研为龙头,下设三级健康服务体系。龙头是指柏天医药研究院,致力于中医药技术、产品研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三级健康服务体系包括“一院一馆多堂”,其中的“一院”是指在一个省级市设立一家专科中医院,“一馆”是指以行政区划的区为单位设立一家国医馆,“多堂”是以社区为单位,设立多家养生堂。目前,养生堂已经在重庆、云南、河南等地开设了50余家,国医馆在重庆开始运营,糖尿病专科中医院正在筹备之中。

    传承中医药文化责无旁贷

    从事中医药行业,既是一份事业,更是一份责任。毕崇君总是说,泱泱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医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不能在我们这一辈人手上糟蹋了。

    除了经营自己的事业,毕崇君还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和行业发展上。他是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的副会长,还是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创业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职教学会健康养老服务业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重庆市老干部事业发展协会副会长……毕崇君推动成立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中医慢病防治分会,并亲自制订了分会的3年发展规划、中医慢病防治工程计划。他说,我的企业发展事小,传承中医药文化才是大事。只有中医药得到好的发展,才能造福于更多的老百姓,才能为“健康中国”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黄小波),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