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127期
编号:124592
书画大师与老中医的两段医缘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127期
    

    单兆伟(左)与徐邦达(右)合影。

    徐邦达赠单兆伟书法作品。

    徐邦达赠单兆伟书法作品。

    我的老师、中医脾胃病专家单兆伟教授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为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师从孟河医派名医张泽生,在继承前贤基础上,弘扬发挥其诊疗用药特色,并不断创新和发展。在一次跟师诊疗之余,师生们一起翻看单老师的影集,老师和一位雍容淡雅的老者的合影映入眼帘,细问才知这位老者正是书画艺术泰斗徐邦达。我也由此得知一段20多年前书画大师与老中医的佳话。

    徐邦达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著名研究员,艺术史界的泰斗,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书画家和书画鉴定家,与谢稚柳、启功并称书画鉴定三大家。他为新中国的文物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倾其心血,全国各大博物馆馆藏字画的一级品及故宫博物院所藏字画的一、二、三级品及参考品全部经过徐邦达的鉴定,最著名的案例就是鉴定出《富春山居图》真迹。

    1997年夏天,徐邦达受邀来南京讲学。当时南京天气酷热难耐,由于使用空调不当,年事已高的徐邦达患了重度感冒,发热不退,滴水不进,卧床不起,身体极度衰弱。由于自幼受家庭环境熏陶,徐邦达平素对中医倍加推崇,主动要求中医治疗,遂请单兆伟诊治。单兆伟诊断后,认为徐邦达所患为暑月感冒,有肢体酸重、少汗、恶风等症,且舌苔黄腻、脉濡数,于是运用孟河医派治病之要法,予苏叶、淡豆豉、薄荷、南沙参等轻透发表之剂,以清暑祛湿解表。一剂药后,徐邦达即感汗出病除,通身舒畅无比。欣喜之余,挥毫题写道:“老疲渐祛恣行动,长日惟贪高枕眠,喜得回春逢妙手,能驱二竖保余年。”从此两位大师级人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98年,徐邦达再次来南京举办个人画展,又因饮食过量,一时脘腹不适,卧床不起,复请单兆伟诊治。单兆伟处方太子参、炒白术、焦楂曲、炒谷麦芽等药消食和胃健脾,又是一剂药后病即告愈。徐邦达叹其医术,并感慨中医疗效之确切,欣喜万分,再次挥毫:“再度沐春风,扁仓洽始终,治病先治脾,一剂凑肤功。”

    虽是20多年前的往事,单兆伟在述说这个故事的时候却是如数家珍。他告诉我们,孟河医派推崇用药醇正和缓,临床效果明显,平淡中出神奇,而且治疗方法灵活多样,完全依据病情的需要和变化而进行灵活运用,故徐邦达一剂汤药后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岁月悠悠,徐邦达已于2012年驾鹤西去,单兆伟也已80岁高龄,至今仍坚持每周三次门诊,带教学生,提携后学,传道、授业、解惑,将孟河医派之火薪薪相传。(周元), 百拇医药(周元 江苏省溧阳市中医医院)